于杨青,女,现33岁,民建会员,2017年秋就读于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科专业,现为江西杨青艺术有限公司首席艺术总监、抚州高新区杨青艺术非遗工匠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是抚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神佛木雕传承人、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抚州市政协委员、东乡区人大代表、江西省第十及十一届青联委员、抚州市青联副主席、海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江西省雕刻协会秘书长兼常务副会长、全国轻工行业技能人才评价高级考评员、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轻工行业裁判员、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江西省C类人才、江西省引进培养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领军人才、江西省劳动模范、抚州市劳动模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江西省三八红旗手、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海南省拔尖人才、南海工匠(海南省委人才委)。曾获第九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创作的木雕作品获国家级、省级金银优秀奖三十余项,获得外观设计专利及国家版权登记一百余项(通常木雕工艺师获得外观设计专利及国家版权登记仅有几项)。
于杨青幼年家庭多舛、生活坎坷,但她勇于和命运抗争,立志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面对挑战,她顽强拼搏、不畏艰难;追求理想,她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最终,她凭借这份执着与拼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2006年,16岁的于杨青开始一头扎进木雕厂,刚开始她总是被师傅师兄们轻视和嘲笑,因为木雕一般是男性从事的行业,没人相信她会坚持。执拗和不服输的性格使她下定决心埋头苦干,她先从扫地、码料、磨雕刻刀等最苦最累的活做起。在工厂学徒,8-10年内没有报酬,天天打磨木雕,灰头土脸,白天打磨作品晚上练习磨刀,刀具在指尖上翻飞,不免烙下伤痕。从入行到现在,木头、刀子和斧头是她最贴心的工作“伙伴”,她左手手腕、手臂上到处都是刀疤,手掌长着凸起老茧,右臂二头肌明显发达,根本不像一个纤纤女孩,但她不以为意。前三年,作为学徒的于杨青在厂子里干一些杂活,雕刻沾不上边,她就一边干杂活,一边“偷”学技艺,私下进行练习。几年时间,她不回家、没有节假日、吃住都在厂里,像苦行僧一样,抓紧一切机会和时间临摹练习。靠着观察、模仿、“偷师”学来的手艺,她用工厂灶台边的烧火木柴雕出了处女作《棒棒糖弥勒》,没想到她的处女作厚积薄发,一举成功,马上被人收藏,从此,她学习雕刻技艺的决心更加坚定,更有信心。
于杨青的木雕之路走得艰辛又坚定,在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高公博和冯文土师傅的悉心教导下,2010年,她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进修时创作的《海南春色》获得上海世博会“国家大师珍品系列荟展”特别金奖。十余年的努力,她终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工匠。她将心血熔铸进作品里,以雕刻佛教题材“百态迷勒”见长,还大胆探索创新雕刻技艺,把雕刻艺术题材拓展到难度最大的人物形象领域。她的作品《五子戏佛》获“海南省首届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乐》《弟子规》分获“第十一、十二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布袋弥勒》被江西工艺美术馆纳入馆藏。《唐宋八大家雕像》《汤显祖雕像》《王安石雕像》《李大钊雕像-陈独秀雕像》《杨开慧雕像-秋瑾雕像》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作品登记证书。于杨青的人物木雕作品工艺精湛,形象生动,艺术价值很高,很受市场欢迎,有的作品以几百万元被人收购。
于杨青历经磨练,由一个农村女青年成长蜕变为知名的雕刻师、设计师,在木雕艺术领域赢得了声誉和地位。但是她并不止步于此,她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她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待:“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她希望帮助更多像她当年一样苦寻出路的青年走上技能成才之路。经教育部门批准,她创办了抚州高新区杨青艺术非遗工匠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吸收青年学习木雕技能。她打破木雕技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观念束缚,摒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传统思维,亲身在校任教,以师带徒,无私地把自己艰苦磨砺掌握的精湛技艺传授给有志学习技能的男女青年,在校学生达200多人。她被抚州职业技术学院非遗大师工作室聘为技能大师、客座教授,在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办杨青雕刻技能大师工作室,现已带徒教学200余人。她创建“杨青艺术”创业基地,培训高级技师106人、高级考评员和裁判员30人。创建“杨青木雕”工作室,2023年获评江西省于杨青雕刻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抚州市所有行业中唯一一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累计带徒600余人,其中勤工俭学困难学生20余人,有31名学生通过了国家一级技师认证、珠宝设计师认证,2023年带领团队获第九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创建“杨青女性”创业基地,吸纳青年劳动力60余人,创就业30余人,人均每年增收36000元以上。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海鹰调研基地时,对于杨青取得的成绩和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她积极发挥现代女性青年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
成长于农村的于杨青在收获鲜花和掌声后,不忘回馈社会,长期热衷公益,历年来捐资投入30多万元。2019年,不满30岁的于杨青举办专场《“于”无声处,爱心飞“扬”》个人木雕作品拍卖会,拍卖个人木雕作品15件,所得善款10万余元全部捐给110名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疫情期间,她雕刻“逆行白衣战士”、“ 致敬钟南山院士”、 “‘罩’顾好自己”等三件作品,卖出的款项全部支援疫情防控。她积极投身防疫一线,在防控监测点执勤、入户,做好返乡人员排查登记、了解居家隔离人员需求、及时采购送货上门。她捐赠价值2万元图书给抚州市阳光学校,设立“青年工匠非遗传承人选拔基地”,每年选拔一名品学兼优、对木雕技艺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作为弟子。